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广市场需求上升 澳门尝到电子支付甜头

电子支付在澳门起步虽较晚,但如今发展较快。据《澳门日报》报道,随着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广和市场需求上升,很多当地商户已增设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设备,电子支付普及度大幅提升,前景乐观。

电子支付在澳门逐渐普及。

资料图片

澳门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梁耀汉说,2018年澳门电子支付增长显著,堪称澳门电子支付的元年,有些商店电子支付已占三成营业额。机构参与度也有明显提升,多家银行及信用机构积极推出便民支付方法。希望能引进内地及海外支付机构落地澳门,鼓励金融创新发展。

更多商店乐意采用

澳门如今有8家金融机构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去年澳门居民使用移动支付的交易笔数较2017年提高6倍多,总共有134万宗,交易金额上升10倍多。2018年第四季度,澳门可受理移动支付的终端机约有1.6万部,是当年首季度的两倍。不同银行电子支付产品工具面世,澳门居民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及金额渐增。

梁耀汉说,据协会会员反映,无论支付还是平台供应服务方面,澳门近两年都有明显进步,有些商店使用传统的电子货币储值卡收款,部分商店电子支付额已占其三成营业额。服务供货商的支付服务费和租购设备价格也有所下调,甚至提供免费服务,让更多商店乐意采用。

澳门有连锁饮料中小企业表示,为方便澳门居民和旅客,同时受各方推动电子支付影响,店铺几乎引进了当前澳门所有的电子支付系统。电子支付是未来趋势。据观察,目前电子支付支持者以20岁至30岁消费者为主。

在内地,一机在手可走遍大江南北。澳门居民纷纷表示,电子支付应该在澳门进一步普及,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也是社会科技发展进步的标志。内地电子支付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可多向内地学习。

曾在内地求学的澳门市民陈先生说,以往在内地读书,吃喝玩乐都可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完成付款,通常出门只要带手机就行,回到澳门后,感觉不习惯也不大方便。虽然澳门部分商铺支持电子支付,但多数集中在游客区,居民区店铺较少提供该付款方式,普及度尚待提高。

市民期待更多便利

澳门市民李小姐认为,澳门与其他地区相比,电子支付发展起步较晚,平时出门必须带上现金。虽然可以使用信用卡,但大部分店铺要求达到一定消费额才可使用,还是存在一些限制。在内地,许多店铺无论消费金额多少,都可采用电子支付。虽然近年澳门开始推行电子支付,但除了在公交上或便利店使用,未曾在其他地方用过,依然不够方便。

当地居民林先生则认为,即使电子支付很方便,仍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避免个人重要数据被盗取。如果要普及电子支付,特区政府需要有相关法规保障居民权利。在面对科技安全等问题时,也应谨慎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虽然现在澳门一些店铺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付款,但因为支付软件来自内地,澳门居民需要到内地银行申请账户并进行实名认证,手续相对繁琐,希望未来能适当简化。

业界人士希望,澳门特区政府未来能让旅客以当地货币在澳门的支付平台实时兑换支付,并帮助解决实名认证手续问题,如此一来,可在很大程度上便民便商。同时引进内地及海外的支付机构落地澳门,降低牌照申请门坎,鼓励特色金融创新发展。

推动湾区融合发展

现阶段,澳门许多银行都顺应趋势推出了不同的支付产品,闪付、扫码等付款方式都已面世,但普及相对较慢,并且缺乏统一平台。有澳门企业认为,既然已安装某家银行的电子支付平台,何需再申请另一家?加上每家银行都有各自的机器,全部都申请下来,非常占地方。建议特区政府牵头建立统一平台,做大市场,融合不同银行机构的电子支付,后台再各自结算。

业界人士认为,中小企业每月要花费人力换零钱、数零钱、入账等,现金越多,所付出的人力成本越大。电子支付既可节省这部分人力开支,又可避免算错账、收伪钞等风险,有助于优化企业运作。

过去澳门电子支付的终端机安装、租用需要收费,现在则大多减免,只需付交易费。使用成本逐渐降低,交易费率与信用卡费率相近,约1.8%至2%,个别机构会低至约1%至1.2%。虽然支付费率等于减少利润,但长远而言,商户更倾向使用电子支付。

有中小企业指出,虽然市面上不同银行机构都推出了电子支付,但自家商户位于居民区内,用户以中壮年及长者居多,这些人倾向于使用现金,而对电子支付的需求不大。

另一方面,小本经营利润微薄,再要付费率不划算,除非交易金额大会提供信用卡支付,否则仍倾向收取现金。

梁耀汉说,澳门电子商务在跨境服务时遇到的痛点,协会会员反映主要是物流及仓储成本高。价格较低的产品盈利小,甚至折本,高价值产品成本及风险就有压力。

澳门电脑资讯业商会理事长魏子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9市2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数据互联互通,才是大湾区真正融合的根本。如何把澳门变成一个智能化、数据化的城市,可能是澳门电脑资讯业未来的服务重点。

关键词: